小说分为三部分 共四十章 第一部分“波与辐射”,表现了在消费文化影响下,小镇居民的种种古怪生活:杰克号称希特勒研究专家 却不懂德语,为顺利举办国际会议,他只能暗中找人补习;杰克一家每周集体收看电视节目,作为加强家庭成员精神联系的手段:镇上一对老人在逛商场时迷路 家人误以为失踪而报警 而警方却依赖“灵媒”来调查案件 第二部分“空中毒物事件”,重点叙述化学剧毒物质的泄露事件 一辆运送尼古丁衍生物的罐车发生重大事故 在小镇上空形成了一团巨大的黑色毒雾 作为剧毒物质,尼古丁衍生物泄漏量的万亿分之一就能杀死耗子 小镇居民在高度恐慌中纷纷离家出逃 最终技术人员向毒雾喷洒某种微生物才消除黑雾,但没人知道吞噬了毒素的微生物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第三部分“戴乐儿闹剧”,描写杰克发现芭比特服药真相以及他报复格雷先生的过程 杰克事先精心策划了谋杀格雷的步骤 但当他到达格雷的住所时,却发现格雷正处于服用戴乐儿之后的迷茫幻觉中,丑态百出 最终杰克在开枪后良心发现 又送格雷去附近的医院救治 第一部分波和辐射第二部分空中毒物事件第三部分戴乐儿闹剧(参考资料)自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每一次发展都会引发技术问题及安全保障危机,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给社会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与风险 作者认为,科学的进步越巨大,恐惧越原始 1979年3月28日,美国三里岛核电站发生泄漏事故 作者唐·德里罗以三里岛事故为背景,创作了《白噪音》小说的第二部分:“空中毒物事件” “空中毒物事件”,描述了一场化工厂泄露事故,揭示了人类遭受威胁的现实 “白噪音”:泛指“一切听不见的噪音,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其他各类声音——无线电、电视、微波、超声波器具等发出的噪音” 杰克·格拉迪尼——“我”主人公杰克51岁,就职于山上学院希特勒研究系,生活中曾经历四次婚姻,最后一任妻子是芭比特 杰克的社会身份是“山上学院”希特勒研究系主任 杰克不懂德语,却受邀参加国际希特勒研讨会,为了避免成为同仁的笑柄,他悄悄地去学德语 当他在研讨会上用德语作5分钟主旨发言时,他表现得活像台上的小丑 更滑稽的是,他的主旨发言内容,涉及的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如希特勒的母亲、兄弟和狗 表面看来,杰克过着幸福的中产阶级生活:有自己的事业、喜欢的妻子和一大堆孩子 可事实恰恰相反,他终日惶惶不安,像霖雨连绵一般不断地感受到生命将要毁灭的紧怯 他常常梦到死亡,惊醒后大汗淋漓 杰克的潜意识里就深深地埋藏着对死亡的恐惧 在一次被“肌痉挛”痛醒后,他马上想到“死亡会不会像天鹅投水一样,白色的翅膀优雅、平稳地掠过水面,不泛起一丝波纹 ”当他看到一个白头发的男人直挺挺地坐在他家后院时,他觉得这个白发老者(后来证明是其岳父)“可能是死神,或者是死神的听差” 这时候,在杰克的心里,死神是非常守时的来访者 芭比特杰克的妻子芭比特个高、腰粗、略胖,经常穿着跑步服装 她每周两个晚上在一个教堂的地下室里教老年人如何站、坐、行走和如何正确地饮食,是“大众健康文化”的力行者 可是,她也一直生活在死亡阴影的笼罩下 长期以来,她一直对家人隐瞒她的怕死心理,在一次与杰克的交流中,她还是坦白了:死亡缠住了她 她没办法不去想“死亡” 夫妇俩一直被死亡的阴影所纠缠 唯一能给他们安慰的便是他们4岁大的儿子怀尔德 人类所面临的最大的危机就是自身对风险与死亡的恐惧在《白噪音》中,各种风险社会表征如科学技术的进步、政治组织的不负责任、主体价值的失落、风险的社会分配等都有迹可循 当代美国文化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对风险的忧虑 科学技术进步产生的社会风险:当今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商品种类非常丰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技产品琳琅满目 但科学技术的发展、物质文明的进步是以牺牲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生活质量为代价的 大多数人每日面对的技术风险是各种噪音污染和工业污染 各种家用电器产生的噪音和辐射,即“白噪音”无时不在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美国在后工业时代,盲目发展和崇拜科技所带来的各种风险 在严格的科学实践与其主张和容忍的对生活的威胁之间,存在着一种隐秘的共谋 于是,科学声称没有风险的技术却往往以一种非常隐蔽的方式在侵蚀人们的健康,威胁人们的生活 作为科学技术的发明者和受惠者,人们不幸沦为科学技术进步的牺牲品 “组织不负责任”引发的风险: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的日益复杂化加剧了人们对大型机构,比如企业、政府、媒体等的怀疑,这些机构应当对社会产生的各种风险负责 德里罗显然意识到当今美国政府管理上的缺失 最明显的例子表现在空中毒雾事件爆发后的各种场合中 毒雾事件发生后,虽然官方没有逃避,也在做着他们该做的工作,但他们的所作所为显得很无能也不值得信赖 事件爆发之初,几乎所有的信息都来自收音机,而且收音机在报道中反复改变名称,没人知道事件的真相 收音机里说一个罐车出了轨,空中升腾着浓密的烟雾,泄漏物的化学成分为“尼奥丁衍生物或尼奥丁—D” 而且这团烟雾也在收音机里几度易名,先是“羽状烟雾”,后改为“一团滚动的黑色烟雾”,最后才被称作“空中毒雾事件” 同样一团烟雾,名称被反复自我否定,反映了政府本身应对能力和技术处理能力的缺失 逃亡的人群聚在一起,相互传谣,其中有谣言说,“政府正在设法掩盖真相 ”杰克碰到一位手拿小册子的黑人男子,他们之间有一次对话:“政府对此在做什么呢 ”“什么事也没做 ”人群中散布着各种真真假假的内幕消息,由此导致了撤离人群的紧张和混乱 终于在9天以后,官方才告诉他们可以回家了 在整个事件中,政府始终处于隐身状态,有关部门表现出明显的不作为,他们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这场事件,只是使用了一种转基因微生物去吞食毒雾,但对其后果并没有做出更多的解释 一名技术人员甚至告诉杰克,这次真正的灾难将用于规划和筹备灾害模拟,这简直就是拿百姓的生命当试验品 后来再次出现“一股真的有毒气味从河那边飘过来”“鼻孔里有一股刺激的臭味,舌头上有一种胡椒的辣味” 但“没有官方出面行动的痕迹,没有出现小公共汽车或染着红黄蓝三种基本色的小救护车” 在风险社会中,政治不仅参与了风险的制造,而且也掩饰风险产生和存在的真相,风险社会使得政治的概念、地位和传播媒介都发生了变化 大众传媒本身应该具有新闻传播功能、宣传功能和舆论监督功能,但在风险危机的报道中,由于对风险危机还缺乏相应的认识,其主要作用可能也会缺失 在风险时代,社会变成了实验室,没有人对实验的结果负责 公司、政策制定者和专家结成的联盟制造了当代社会风险,然后又建立一套话语来推卸责任 科学已经成为对人和自然的全球污染的保护者 德里罗在《白噪音》中意识到了政府主体在管理中“有组织地不承担真正责任”的行为 在空中毒雾事件后,政府机构虽然派出身穿制服的人牵着德国牧羊犬在城里巡逻,试图发现有毒物质的残留气味,但他们什么结果也没有公布 德里罗以此表明,责任标准的变更或风险标准的制定,是以其背后的利益主体为原则的 社会风险的产生有其相应的利益主体在背后推波助澜,“组织”不愿意承担责任的表征昭然若揭 死亡恐惧产生的原因:德里罗启发读者:关于死亡,无法给出明确的定义,因为所有关于死亡的认识只不过是语言的产物罢了 不仅作者利用语言构建“自我”,甚至是世界中的一切都是由语言构建出来的,即便是所谓的“真理”也逃脱不了语言构建的本质 在《白噪音》小说中,尽管在大多数人眼中,死亡具有威慑性,往往以狰狞的面目示人,然而在其他人看来,死亡却是人生的必经阶段,人类不必畏惧死亡 “死亡”,只是人类语言描述的产物 在《白噪音》小说中,作者给读者呈现了美国后现代生活的画卷,让读者了解了美国社会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精神状态 其中,大众异化的消费心理、大众传媒的各种鼓吹影响以及国民整体宗教信仰的缺失都更加突出了人类所面临的最大的危机就是自身对死亡的恐惧 主人公杰克正是大多数人的一个缩影,通过生动细致描写他的死亡恐惧心理和各种徒劳无功的反抗,让读者了解和揣摩后现代人这一群体对于死亡和自身生存状态的意识 1、物品的异化消费正如现实中的美国社会一样,《白噪音》所呈现的是一个物品极其丰富的时代,一个典型的以消费主义为主导的社会 消费主义主要体现在追求体面的消费,渴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 主人公杰克一家经常光顾超级市场,里面的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目不暇接,再加上各种各样的广告的大力宣传,人的消费意识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其直接的后果就是杰克一家买了一大堆从来不吃或者不用的东西 人们不是因为有了需要才去消费,而只是为了满足购物的快感 杰克购物似乎觉得,芭比特和他买的一堆品种繁多的东西装了满满的篮子,表明他们的富足,他们感到繁荣昌盛 2、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白噪音》小说所呈现的后现代社会中大众媒体全面参与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报刊、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介像空气一样弥漫在生活当中,人们的工作、学习、娱乐及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都和大众传媒保持紧密的联系 杰克本人对电视的依赖都已经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在这样的社会中想完全脱离媒体的干预几乎是不可能的 用杰克的话说,媒体已经成为“美国社会的主要驱动力” 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已经成为人们了解外面世界的主要途径,人们对外部环境的判断也越来越依赖于电视上的各种报道 人们一打开电视就经常看到世界各地这里那里的各种如地震、洪水、龙卷风、新的怪病流行等自然灾害;或者是空难、沉船、抢劫、犯罪等社会的阴暗事件 这些灾难本就危害了人们的安全,再加上电视上夸张的宣传,更使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感不断攀升 正如该小说中“空中毒雾事件”发生后,没有一家媒体对此作过现场的真实报道,杰克便相信了“模拟疏散”人员的判断:由于暴露在毒气中约两分半钟,病菌侵入体内,早晚会死 因此杰克的死亡恐惧比任何人都来得强烈 如果当初媒体能如实报道,大家能及时撤退,杰克也不会染上病菌 由此可见,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不断侵蚀着人们的大脑,让原本就不坚强的心理更加脆弱、敏感 3、宗教信仰危机宗教在西方社会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宗教对人们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人有了宗教信仰,就会无忧无虑、幸福快乐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理性精神的发扬光大,宗教在西方社会的影响逐渐减弱,尤其是在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之后,西方人信仰宗教的方式和宗教在人们精神、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们把科学科技视为工具,宗教信仰而被慢慢的淡化,结果人们还是摆脱不了死亡和死亡恐惧 反之,没有信仰作为精神依托人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时会不自觉地流露出迷茫、疑惑等不良情绪 在《白噪音》小说的结尾,当杰克满怀真诚与修女进行交流时,却发现连上帝最忠诚的仆人——修女都不相信上帝的存在,她们也只是为了维持自己的修女身份,为了维持传统让世界不会坍塌 其实对于杰克来说,他的内心也没有可以依附、可以相信的信仰,他所相信的也只不过是别人心中的幻象而已 因此,人们的宗教信仰危机让他们对死亡的恐惧愈演愈烈 总之,超市综合症、大众媒体的冲击、信仰危机以及人类自身的恐惧等让美国当代社会,甚至是当前全世界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人类的内心倍受厌倦、空虚、颓唐、焦虑、孤独地煎熬 正如该小说的最后一章中所述,除了那个“美丽和恐怖的日落”外,作者还描写了怀尔德在洲际公路上骑着小三轮车惊险地逃亡,以及铁匠镇的老年居民,面对超市重新排列的货架而茫然失措 显然,作者是在传递一条重要的信息:未来的人类,也许仍然像过去和现在一样时时笼罩在死亡恐惧的阴影之下 虽然,经济繁荣、科技发达固然会使人类的物质生活美好起来,但是人们的精神面貌、生存状态更加重要,大众需要做到均衡、全面地发展 拼贴戏仿在《白噪音》中,正是通过巧妙地运用了拼贴的写作技巧,德里罗帮助读者倾听到的是关于死亡态度的不同 声音 在谈到死亡话题时,德里罗在小说中频繁提到《埃及死亡之书》和《西藏死亡之书》——这两部涉及死亡话题的古老著作都明确阐述过人类面对死亡应该持有的态度 例如,对古人和现代人、东方人和西方人关于死亡的认识有着广泛而深入研究的杰克的同事默里,曾对《西藏死亡之书》所倡导的人类面对死亡的态度有过如下总结:“西藏人试图认识实际的死亡 它就是与事物联系的终结 这一简单的真理却难以令人明了 但是,一旦‘我们’不再拒绝死亡,‘我们’就可以平静地去死,然后继续向前,去体验在子宫里再生或者犹太基督教中所谓的死后生活和灵魂出窍后的经历,或者乘坐不明飞行物旅行,或者去做任何‘我们’想怎样称呼就怎样称呼的事情 ‘我们’可以心明眼亮地这样去做,而不必感觉敬畏和恐怖 ‘我们’不必做作地恋恋不舍地生,或者为此而恋恋不舍地死 ‘我们’径直向那滑动门走去 在西藏,死亡是一门艺术 ”《西藏死亡之书》将死亡看作是人类的必然结局,它认为:“无论在任何时候,人们都应该坦然接受死亡;只要‘我们’以正确的态度面对死亡,死神的模样便不再狰狞 ”《埃及死亡之书》与《西藏死亡之书》对死亡有着共同的理解 然而,《白噪音》中的人物却对死亡持有截然不同的观点,他们不是以一种超然的态度接受死亡,而是深受死亡恐惧的折磨,并以各种方式,甚至是荒唐的方式,对抗着死亡 例如,大多数人通过看电视、购物的方式麻痹自己,缓冲死亡恐惧;杰克除了借助这两种方式外,还通过研究希特勒达到这一目的;芭比特则寄希望于高科技的产物——“戴乐儿”药丸 除了运用拼贴以外,作者在《白噪音》中还借助了戏仿的后现代派写作技巧呈现了死亡主题,挑战了传统的宏大叙事 首先,在该小说的第三部分,杰克和默里在所谓的苏格拉底式的漫步”中围绕死亡话题展开了长时间的讨论 在谈到人类应该如何减轻死亡恐惧感时,默里提到了弗洛伊德的“压抑”理论 默里提到:“痛苦、死亡、现实,这些统统是不自然的 ‘我们’不能按照它们的现实模样去忍受这些东西 ‘我们’知道得太多 所以‘我们’自我压抑、妥协和伪装 这是‘我们’如何幸存于宇宙之中的方式 这就是人类的自然语言 ”杰克对默里的观点不以为然,他指出弗洛伊德的观点早已过时了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这一原本被当作是真理的理论体系如今却受到了现代人的质疑和挑战,这正是作者运用戏仿技巧所达到的效果 其次,提到“苏格拉底式的漫步”,读者自然而然地能够联想到柏拉图的《斐多篇》 在《斐多篇》的结尾,苏格拉底为人类提出了死亡的解决方案,即只要人们以圣人般的信仰,坚定“灵魂不朽”,就能愉快地走上死亡之旅 这位古圣人建议人们以坦然的心态面对死亡 然而,与《斐多篇》中的“苏格拉底式的漫步”不同,杰克和默里的漫步收效甚微,直到漫步结束,他们也没能找到解决死亡问题的完美方案 在《白噪音》小说中,尽管在大多数人眼中,死亡具有威慑性,往往以狰狞的面目示人,然而在其他人看来,死亡却是人生的必经阶段,人类不必畏惧死亡 作者启发读者:关于死亡,无法给出明确的定义,因为所有关于死亡的认识只不过是语言的产物罢了 不仅作者利用语言构建“自我”,甚至是世界中的一切都是由语言构建出来的,即便是所谓的“真理”也逃脱不了语言构建的本质 然而,语言本身又具有局限性,对于语言以外的东西人们一无所知 因此,语言无法如实反映现实,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的“真理”,只有相对的“真理” 此外,德里罗在《白噪音》中呈现死亡主题时所采用的戏仿和不确定性的结尾则启发读者对现实生活进行反思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享受着大众传媒、消费主义和高科技所带来的各种便利,万物似乎处于完美平衡的状态中 然而,作者让读者意识到: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表面的平静之下隐藏着巨大的社会危机 现代人对大众传媒、消费主义、高科技等的过分依赖,反过来使人们面临着精神虚无和道德沦丧的危险 高科技和消费主义制造的各种所谓的“神话”在德里罗的揭露之下变得脆弱无比、不堪一击 叙事视角《白噪音》主要采用第一人称内视角与第一人称外视角双重复合的叙述聚焦,既包括第一人称主人公叙述中的“我”正在经历事件时的眼光,也包括第一人称叙述中叙述者“我”追忆往事的眼光,叙述者杰克教授处于聚焦的中心,一切围绕他的所见、所闻、所经历及所追忆的事情展开叙述 如在该小说的开篇:“中午时分,旅行车排成一条闪亮的长龙,鱼贯穿过西校区,向宿舍区行进 当车子减速缓行并终于停下时,大学生们立即跳下车,冲到后面的车门,开始卸车内的东西:立体音响、收音机、个人电脑;小冰箱和小拼桌,这样的景致,21年来每年九月‘我’都能见识一次 每次无一例外都是一个精彩的节目 ”第一人称叙述者正在经历事件的眼光与回顾性叙述中追忆往事的眼光交互作用,首先聚焦开学日大学生们开着旅行车在富足和保养有方的父母陪同下回到学校的喧闹场景,继而转换成追忆往事的眼光回顾21年来每年都能见识一次的开学日情景喜剧 大学生回校时旅行车的车顶上和车内满载着各种各样的物品,大学生们“总是言过其实地吹嘘自己在暑假中怎样无法无天寻欢作乐”,暗示着美国后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异常丰富 在叙述过程中,第一人称叙述者的思绪在突然涌人的往事、自由联想和内心独白等编织成的网络中穿梭,如第一人称叙述者以正在经历事件的眼光聚焦“山上学院”大学生回到校园的喧闹情景,却巧妙地短暂使用视角越界叙述模式,精妙入微地表现大学生的父母们内心世界的心理感受 叙述者转换为全知模式描述这些“为父有成”的家长们,“他们感觉到一种新生和一种共识”,“现在的这个旅行车大聚会,更明确地让这些父母明白,他们是一群思想上相仿和精神上相连的人,一样的民族,一样的国民” 叙述中微妙的视角转换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反讽性的张力,叙述者突然以全知视角泰然自若地走进其他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其内心深处的心理活动,这种对整个文本视角模式的临时偏离,更为突出地表现出对那些因富足而自以为是的父母的某种反讽 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增加了叙事的亲历性,有助于将读者直接引人叙述者“我”的内心世界 它具有直接生动、主观片面、较易激发同情心和造成悬念等特点,使读者较为直接地感受叙述者“我”在美国后现代消费社会富足表面下的内心困惑、死亡恐惧等心理感受 例如在生活中杰克和芭比特夫妻俩经常讨论“谁会先死 ”,“这个问题居然像汽车钥匙在哪里一样,不时地冒出来 ”深夜里“‘我’从死亡的梦魔中惊醒,大汗淋漓 ‘我’感到痛苦不堪,却毫无防卫之力” 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对内心世界的细腻描述,展示出故事人物的恐惧、焦虑的精神病态,以及小说蕴涵的一种充满悲观绝望的社会批判 教授把美国消费社会所充斥的各种符号影像抽象化为一种“电波与幅射”,“一种电子噪音” “你永远都能够听到这种噪音 所有空气中的声音 多么可怕啊 ”叙述者杰克与妻子的对话点破了小说关于死亡的真理:电子噪音就意味着死亡 这种“隐约的死亡噪音”像空气中传播的毒气一样破坏着人们的灵魂与心智,促使人们丧失应有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杰克的前妻——海因利希的母亲现居住在一个嬉皮士村里 这个嬉皮士村位于蒙大拿州的郊区,根本不在教授的视角范围及活动现场之内,可是叙述者却讲述了其前妻所在之处,“这样的地方照例谣言四起:性自由、性奴役、毒品、裸体、肮脏、思想控制、逃税、猴子崇拜、折磨、缓慢可怕的死亡” 第一人称叙述者并没有交代他如何知道其前妻远在他乡的生活状况,而是巧妙地转换视角,短暂地使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 《白噪音》是一部蕴涵生态意识的生态小说 该作品中的中心事件,是一场生态灾难 ——弗兰克·伦特里奇亚(美国批评家)生态意识是构筑《白噪音》这部作品独特魅力的重要因素 ——朱新福(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唐·德里罗唐·德里罗,1936年出生于纽约市意大利移民聚集区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 中学毕业之后,他到福特汉姆大学学习文学、哲学、神学和历史学,为写作积累了广博的知识,也使他的小说呈现出开阔的视野 1958年,唐·德里罗开始文学写作 作品有:《约旦河》、《美国逸闻》、《球门区》、《琼斯大街》、《拉特纳星球》、《毛二世》、《撒旦诗篇》、《地下世界》、《大都会》、《坠落的人》、《白噪音》等